分类列表
新闻分类
重庆铜梁龙舞简要介绍

  铜梁龙舞是撒播于重庆市的风俗舞蹈。始于隋唐,兴于明清,盛于今世。当地民间称龙舞为“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标志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法来请求安全和丰盈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风俗。曾有人说,我国的龙文明最直观地表现在尘俗化了的龙灯文明之中,而我国龙灯文明又集中地表现在“铜梁龙灯”之中。2006年,铜梁龙舞当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明遗产。

  重庆铜梁龙舞简要介绍

  重庆铜梁龙舞扮演铜梁龙舞既是舞,又是体操和杂技,十分精彩。铜梁龙舞具有与风俗文明活动紧密相联、套路丰厚、动律谐趣、舞时焰火烧龙、配乐音乐共同、道具构思奇妙、造型夸大、服饰简朴大方,以及参舞自由、退舞便利、大众参与性极强等特征。

  具有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调和等中华民族精力的文明内在。铜梁龙舞系撒播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首要道具的舞蹈艺术形式。它兴起于明,鼎盛于清,在今世重放异彩,饮誉全球。1984年和1999年,铜梁大龙两度赴京参与建国35周年与50周年大庆,以气贯长虹之势在天安门前翻腾起舞。铜梁火龙更是独具魅力,打铁水,喷火花,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场面火热多彩。

  铜梁龙舞包含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首要包含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板凳龙、正龙、小彩龙、竹梆龙、荷花龙十个种类,其间以大蠕龙最有特征。彩灯舞首要包含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开山虎、蚌壳精、犀牛望月、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雁塔题名、南瓜棚十二个种类。铜梁龙舞表现了团结合力、造福人类、奋发向上、与天调和的精力,一起具有娱神娱人、显示威力等社会功用。铜梁龙舞闻名于世的仅大蠕龙、火龙等少量种类,大都龙舞种类已处于濒危地步,亟待维护和挽救。2006年5月20日,铜梁龙舞经国务院同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重庆市非物质文明遗产维护中心铜梁龙舞扮演队取得国家文明部公布的首届文明遗产日奖。

  历史渊源修改铜梁,古为巴国之域。巴人崇拜龙蛇,龙是巴民族崇拜的原生图腾。地处古巴国属地的铜梁,建县于公元704年(唐武周长安四年)。据方志载:“人多朴茂,尤工艺术”(见《川东志》)。在方位上,铜梁地处涪、琼二江交汇处,常有洪水泛滥成灾。当地民间传说鲁班曾在此修庙祭祀神龙,天降神龙治服了涪江水患,故当地大众奉龙为神,所以在年节时总要舞龙灯以求安全。

  铜梁龙舞是一种扮演艺术,听说铜梁在唐宋年代就有龙舞活动了,但无据可考。据1875年(清光绪元年)《铜梁县志》载,明代河南巡抚胡尧臣(铜梁安居人)在《圣水寺灵异记》一文中说:“邑(安居)治北五里许,有川名兜溪”,“上有圣水寺,考寺旧庙碑载:宋徽宗时,宫内火灾,兜溪龙王敖广仙妹珍淑,行雨挽救有功,乃投金牌抛江设祭,敕封东淮洞达慈孝龙女元君。”

  胡亲见当地民众到圣水寺吊瓶投江求雨之盛事,乃著文以记之。此为铜梁人对龙崇拜之早期的文字记载。这说明铜梁龙舞最晚应起于明代。铜梁人民与龙和龙舞有着不解之缘,每年新春要耍龙灯拜年,端午赛龙舟祭江,遇大旱玩黄荆龙求雨,年终舞大龙、火龙、稻草龙等庆熟年,请求神龙保佑、国泰民安。由笃信演化为文娱,相沿成习,形成了铜梁区域传统的龙灯盛会,然后孕育、滋生了铜梁龙舞这一巴渝区域的民间艺术之花。

  新我国建立后,铜梁龙舞取得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乡乡扎,年年舞,十分昌盛。但好景不长,在“左”的思维影响下,自1958年“大跃进”后,民间纸扎业渐渐式微,至“文明大革命”期间横扫“四旧”,铜梁龙舞简直隐姓埋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十分重视丰厚城乡人民的精力文明生活,召唤广泛开展大众文明活动,振作民族精力。铜梁龙再一次取得了重生。自1984年以后,铜梁龙两次晋京参与国庆盛典,10余次在世界舞龙竞赛中名列前茅,屡次跨出国门为国争光,标志着铜梁龙舞艺术在今世现已誉满全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