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下,壮汉手持木板,将刚刚出炉的火热铁液迅速地击向天空,顿时,铁花四溅,一幅幅赋有吉祥意味的“天女散花”、“隆运当头”等绚烂耀眼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便是具有悠长前史的风俗扮演——“打铁花”。然而,这项旧日在民间较为盛行的风俗扮演艺术却因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界。
现在,在整个重庆省乃至周边许多省市,“打铁花”的技艺几近失传,唯有铜梁还有几人能把这种绝活娴熟体现。传统风俗“打铁花”有着美好的涵义:鲜红滚烫的铁汁和美丽的铁花,预示着新的一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兴隆,越过越兴旺,预示每个人出路光辉灿烂,因而很受大众喜爱。
旧时,因邻近村镇冶铁技艺兴旺,因而赵岭村以云游四方补锅为生计的小炉匠颇多。每当新年,炉匠们回到村子里便集聚一块,支起炭炉,化铁为汁,抛洒空中,铁水四散,构成灿烂美丽的火树银花,以此文娱民众,喜度元宵佳节。恳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业兴隆兴旺。一朝一夕,渐成风俗。老百姓给它起了一个贴切而又美丽的姓名——“打梨花”,也称“打铁花”。 打梨花”又叫打铁花,它是我国汉族民间艺术瑰宝中赋有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了民间崇奉、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生活内容。
据传,铜梁的打梨花风俗起始于宋代,鼎盛于明清。质料以白铁为佳,尤其是耕田之犁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