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0年前开始出现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文明古国。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之一。你还在等什么?一起走进奇妙的“非遗”世界,看看我们有哪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龙灯舞是从南宋时期的龙舞发展而来的传统舞蹈。这是人们用来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牲畜兴旺的民间活动。“龙灯舞”所用火药为秘方制成,火焰明亮,喷射有力,但不伤舞龙者身体。如今已经成为一大特色。
“春节烧火龙,处处放烟花。”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龙灯舞”都会大放异彩,轰动四邻。舞龙队由3组组成,共50人。舞龙前,“舞龙队”需要完成烧香祭祀仪式后才能开始表演。
在舞龙者的配合下,龙随着龙珠上下飞舞,伴有锣、鼓、钹、马,栩栩如生。人们将准备好的特制烟花喷到龙身上或舞龙者身上,在一片烟花中反映出龙腾的喜庆场面。
龙灯舞中使用的手持烟花采用秘密火药配方,其主要材料有:硝酸钾、硫磺、木炭、铁矿石、酒等。特点是热量低,火焰明亮,眼睛刺眼,注射有力,不伤人。舞龙者头戴草帽,上身裸露,只穿短裤和凉鞋。烧龙时,人们用这种烟火喷舞的龙身和龙舞者。烟花越密集、越明亮,舞者的舞蹈动作就会越有活力,观赏性和互动性。
除了火龙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的场面,黄龙溪火龙的造型也非常有名。火龙的组成部分包括:蛇身、鹿角、虎眼、牛耳、狮鼻、鹰爪、马掌、鱼鳞、兽腿。龙灯由竹、木、纸、布制成,经过包裹、彩绘和装饰。结构为“四部九段”,即“四部”龙宝(红包、钱宝)龙头、龙身、龙尾。
“龙灯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仅丰富了当地人的文化生活,也反映了当地的民俗和地方文化。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较为完整的民间群众性活动之一,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妥善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龙灯舞”逐渐完善。为了延续这一传千年的头等传统习俗,重庆虹贯龙文化提供铜梁火龙/竞技龙/大蠕龙/焰火龙/舞狮等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