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如何产生的?
打铁花演出公司表示,打铁花简单来说就是演出者徒手击打铁水,铁水击向空中,营造出一种瑰丽的烟火场面。
●“打铁花”很有讲究。需要在宽阔的田地上建造一尺多高的温室,称为“花棚”。花棚顶上覆盖着一层新鲜的柳枝,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烟花爆竹。在“花棚”的顶部中间,矗立着一根一尺多高的杆子,人称“老杆子”。绑在“老竿”顶端的鞭炮、烟花叫“着色”。在制作铁花之前,需要在花棚旁边设置一个熔化炉,将铁水熔化,将煤倒入其中。艺术家们非常注意加入废铁、铝、铜等金属材料。进入炉内,不断地把焦块放在边上,打开鼓风机,使熔化炉内熔点在1600℃-1700℃的生铁尽快熔化成铁水使用。
●打铁花时,艺术家将杏仁大小的铁汁倒入准备好的“花棍”,即拳头粗细、一尺多长的新鲜柳条。棍子顶端有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形坑,用来装铁汁。打人者迅速跑到“花棚”下,一手拿着有铁汁的“花棍”,一手拿着没有铁汁的“花棍”,用棍子打他。十几个“花匠”一根接一根,一个人跟着一个人,在火炉和温室之间来来往往。棍子里的铁水冲到“花棚”后,棚顶的柳枝立刻迸出,沙沙作响,像流星一样从地上冲向天空。铁花在棚子上点燃鞭炮和烟花。铁花飞溅,流星如瀑,鞭炮声起,天摇地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奇异的美景所震惊。